Wednesday, January 13, 2010

內銀借貸失控 人行突收緊銀根 加準備金半厘 凍資逾 3000億

2010年01月13日 Appledaily

【本報訊】熱錢持續流入、首周信貸「失控」猛增,腹背受敵之下,人行昨突出「重拳」,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0.5個百分點,預計凍結銀行資金逾 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日上調一年期央票發行收益率,並大量正回購收緊流動性,回籠 2200億元。人行今次掀起加準備金率序幕,亦顯示貨幣政策轉向──收緊銀根。 記者:尹燕麗

面對人行突擊性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內地金融界嘩然,有部分銀行和證券公司高層馬上開會討論,他們反應如此大,是因為他們要部署人行再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更令他們擔心是加息的腳步聲已漸行漸響。「明顯地,人行要控制資產泡沫擴大,並要消滅,金融『退市』旗幟正高高掛起。」一大型銀行高層說。

人行堅稱 貨幣仍適度寬鬆

雖然市場對於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預期已久,但人行昨日出手實在出乎所有人預料。人行公佈,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0.5個百分點,自 1月 18日起生效,此為 08年底以來首次調整,而自 06年以來,人行調整頻率基本在 1至 3個月左右。
人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通告未有解釋箇中原因,不過,人行官員解畫稱,貨幣政策基調仍為適度寬鬆,此次上調旨在管理流動性,確保銀行合理放貸,並維持總體政策支持經濟增長。
此外,為增強支農資金實力,支持春耕備耕,此次農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機構暫不上調。按照人行已公佈數據, 09年 11月底,各項存款總計 606711億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0.5%,相當於凍結銀行資金逾 3033億元,將限制銀行過度放貸。

挺農民 細金融機構未加

滙豐環球研究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指出,國內生產總值( GDP)增速近 10%、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CPI)轉正、出口數據超預期轉好,加上銀行衝動放貸,令人行上調準備金率,但由於銀行尚有 2.1%左右的溢出存款準備金率,故此舉實際影響較小。預計至年底還會逐步上調至 17%(此次上調後六大銀行為 16%、小銀行 14%),接近金融危機前的 17.5%,惟加息要到今年下半年,或上調 54個點子。
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董事總經理兼主席李晶認為,三月期、一年期央票發行收益率上漲,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等一系列措施,明確顯示人行為防經濟過熱、通貨膨脹以及資產泡沫,已開始收緊流動性,今年上半年將在逐步收緊中度過。但考慮到資金流入及出口復蘇,或會限制加息步伐。
人行昨日發行 200億元一年期央票,除發行量比上周彈升近七成外,對應收益率更打破長達 5個月的平穩走勢,上漲 8個點子至 1.8434%,升幅為上周三個月期央票升幅的 2倍。
存款準備金率歷次調整

2006年
調整次數:上調 3次 時間間隔:間隔 1至 3個月

2007年
調整次數:上調 10次 時間間隔: 7次間隔 1個月; 3次間隔 2個月

2008年
調整次數:上調 6次 時間間隔:間隔 10天至 2個月不等
調整次數:下調 4次 時間間隔:間隔 20天至 2個月不等

2010年 1月 12日
調整次數:上調 1次 時間間隔:-
人行突加存款準備金三大原因

1.銀行繼續勇貸,一月第一星期已貸出 6千億元,監管者限了銀行的貸款範圍,例如要多照顧中小企,但限不了他勇貸態度

2.熱錢不斷湧入。人行截至 09年 11月底,內地金融機構外滙佔款達 19萬億元,較 10月增 2543億元

3.外資部署續炒人民幣升值

註:單位為人民幣



只欠東風 部署已久等出口復蘇
2010年01月13日

正當市場一致認為人行最快於春節後始上調存款準備金,人行行長周小川就給大家一個驚嚇,其實人行計劃透過上調存款準備金去控熱錢和盲目借貸,部署已久,只欠經濟復蘇這「東風」。
接近內地決策層的消息人士透露,人行早於去年下半年,已開始留意內地經濟增長步伐過急,通脹重臨的憂慮,並研究收緊信貸政策的需要,但國內不同部委基於經濟尚未完全復蘇,為維護出口增長及經濟動力,對收緊銀根的議題持有不同意見,國務院對人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意見,亦只是保持觀察及關注。
公開市場干預力度不夠

消息人士稱,緊盯銀行新增貸款活動的監管機構,對於內銀在今年一開始的首六個工作天,就每天貸出一千億元(人民幣.下同),再加上銀行沒有意思改變傳統的「先高後低(全年融資額度中,首季一般便借出 40%)」的借貸習慣,更令監管機構覺得要出手控制一下。
而人行的「東風」終於在本周日出現,中國海關公佈 09年 12月出口按年升 11.7%,終止 13個月跌勢,「經濟復蘇訊號強烈,是出手時候。」消息人士稱,相關部門再經過討論,認為只靠在公開市場干預(回籠央票和上調央票息率)是不夠力度,上調存款準備金更具警示作用,尤其近期樓價漲幅瘋狂之勢未緩。
不會太快輕易加息

然而,樓價升不停與經濟回升,令人行日後干預手段會陸續有來。消息人士相信,有關現象驅動國務院展開收緊信貸行動,他預期存款準備金率仍會持續調高,但鑑於環球經濟仍存不明朗因素,為免對經濟帶來太大震盪,人民幣存貸息率不會太快太輕易調整。
恒生銀行( 011)總經理馮孝忠認為,人行提早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反映市場傳聞今年首一星期,已錄得巨額新增信貸的消息,存在一定可信性,央行藉此敲起收緊過度信貸的警號。
至於存款準備金率會否持續上調,他指很大程度視乎銀行信貸增長的控制,基於外圍經濟仍未全面回穩,料當局不會謬然提高存貸息率。


借貸傳統 巴曙松:首月新貸萬億
2010年01月13日

一月份的新增貸款有多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預期大概為一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不過,這數據並不嚇人,據內地銀行估計,按照借貸傳統做法, 1、 2、 3月每月都是一萬億元。
將加強通脹管理

內地傳聞過去一周,銀行新增信貸已逼近 6000億元人民幣,即接近全年新增信貸目標的一成水平。
難道銀行界如此大膽,不畀面監管者。非也,消息人士指,中央規定今年新增額度在 7.5萬億元,「我們還會按本子辦事。」只是提早做出業績,再者,有些借貸是在去年答應的。
對於 2010年的整體信貸形勢,巴曙松認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基調依然會得以繼續,但是具體實施中依然會保持相當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具體內涵包含兩個政策取向。
一是繼續保持相當數量的新增信貸支援經濟復蘇和結構調整;二是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回收過量流動性,加強對通脹預期的管理。
從具體的操作看, 2009年下半年所進行的信貸動態微調,將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探針:二○一○是 G2元年

2010年01月13日 Appledaily

二○一○年剛開始,兩位《紐約時報》最負盛名的專欄作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 Paul Krugman)及寫下《世界是平的》( The World is Flat)的名記者 Thomas L. Friedman(弗里曼)不約而同寫了中美關係展望的文章。只是兩人的觀點南轅北轍各走極端。
克魯明的文章痛斥中國實行的是近乎掠奪( predatory)的重商主義政策,指中國透過人為壓低人民幣滙率搶佔全球市場,擠走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把所剩無幾的消費需求搶到中國來,令發達國家包括美國企業失去競爭力,令其他國家勞工失去職位,令西方各國更難走出衰退。克魯明這位國際貿易理論專家更認為若果中國繼續掠奪式的外貿政策,美國政府以至歐盟各國應當採取保護主義措施對付中國,限制中國貨進口,保護本地企業及工人的飯碗。他引用已故經濟學大師 Paul A. Samuelson的說法,指非常時期必須採取非常手段。
Thomas L. Friedman則以「誰在睡大覺」( Who's sleeping now)為題,指中國的大躍進是二十一世紀頭十年最重要的國際大事,比九一一恐怖襲擊或金融海嘯更重要。往下來中國發展的步伐持續,正努力發展環保科技、綠色能源,希望搶佔這些新興產業的領導權,不再受制於人。美國需要與中國合作才能延續本身在環保科技、高科技上的優勢,才能保住經濟的主導地位。若果美國嘆慢板式放棄合作,中國將可憑藉她的巨額投資及龐大市場成為新興綠色產業以至全球經濟的龍頭。
一邊講制裁及貿易壁壘,一邊講合作研發新科技、新經濟。前者佔上風的話,未來幾年中美關係肯定永無寧日,爭議磨擦不斷。假若後一種思維成為主導,中美合作將會進一步加強,世界也將會真正邁向兩強界別(G2)的格局。
撇開兩種思路誰勝誰負不說,克魯明、弗里曼兩位見多識廣的美國精英在對華政策上提出截然不同的策略反映的不僅是兩人的學術背景、立場不同,更顯示中國快速冒起令美國政界、學術界措手不及。在舊的框架失效,新的框架未建立以前,大家提出的是各走極端的方案,根本凝聚不了主流共識,更不要說全盤策略。
過去幾十年,美國從圍堵到和平演變中國,都是一種以美國為中心,以中國為邊陲的不對等關係;都是一種帝國對付遠方蠻國、未開化國家( barbaric states)的態度。只想把中國擱在一旁或變成類似西方的次等國家。但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過去十年的「大躍進」,中國在很多方面(除政治上)已跟美國、西方等資本主義國家沒有分別,在實力上更是超英趕美,成為第二大經濟強國,開始擁有跟美國平等對話交往的實力及基礎。對於慣以天朝大國自居的美國政界、學界來說,這種平起平坐的關係是非常新鮮的事物,是二次大戰後從未遇過的。再搞單邊主義、自行其是固然不容易,要合作搞G2又未必願意放下身段。也許正是在這樣的十字路口,美國內部才會出現這種一方喊制裁、一方叫合作共佔主導地位的奇怪現象。

盧峯
逢周三、六刊出

Sunday, January 3, 2010

向多國大放數 借出逾 45萬億 內地銀行 全球復蘇主力

2010年01月03日 Appledaily

一場全球金融海嘯後,水頭充足的中國國營銀行搖身成為全球經濟復蘇主要原動力,歐美國家的銀行去年收緊貸款,內地銀行卻不斷為海外企業提供及時雨,例如澳洲能源機構 APA原本想借 9,000萬美元( 7.02億港元),中國銀行竟借足 1.1億美元( 8.58億港元)。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資料,內地銀行去年水喉大開,總貸款額是前年的三倍,單是頭九個月就借出 1.3萬億美元( 10.1萬億港元)。分析員估計,貸款給外國企業的金額較前年增加一倍,約佔所有新造貸款 11%。
五年前,內地國營銀行仍被視為官僚巨獸、未能跟國際金融業接軌,但前年金融海嘯捲起,內地銀行在行政改組,加上中央政府注資應付呆壞賬下,損失較西方同業未算大之餘,在此消彼長下,形勢更強。
APA要 7億 中銀借足 8億
放大圖片
內地銀行為全球經濟復蘇提供動力。

內地銀行為全球經濟復蘇提供動力。
12345678910

水源充足,銀行不斷對外貸款,情況幾乎前所未見。截至去年 10月,內地銀行共貸款 5.8萬億美元( 45.2萬億港元),超越了日本,而去年首 10個月貸款額增加 22%,同期間美國的銀行貸款額卻收縮了 7%。
美國西南航空公司、杜拜民航部門等都是受惠企業,其中澳洲企業 APA面對歐洲的銀行要求削減貸款時,中國銀行卻出手襄助, APA原本想借 9,000萬美元,中國銀行竟借足 1.1億美元。
荷蘭貿易公司 Trafigura也有類似遭遇,要求借貸 5.05億美元( 39億港元),但中國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和民生銀行總共借出 7億美元( 54.6億港元)。荷蘭飛機租賃服務供應商 Aercap雖然沒有貸款困難,竟獲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主動提供貸款 17億美元( 132億港元)。
滙豐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師屈宏斌說:「內地銀行不斷貸款海外,因為中國有高達 2.3萬億美元( 18萬億港元)外滙儲備,主要投資在美國財政部,但北京擔心美國經濟仍未走出谷底,美金隨時貶值,所以要分散投資。」
美國《華盛頓郵報》

限制稀土出口 中國壟斷「新石油」

2010年01月03日 Appledaily

全球暖化,去年底哥本哈根氣候會議雖失敗告終,世界走向環保低碳經濟卻是不歸路。要製造風電渦輪、環保車以至慳電膽,都需要稀土元素。這些被稱為「 21世紀石油」的資源, 97%由中國供應,但有迹象顯示中國出口減少,西方開始憂慮中國壟斷這些「新石油」。
低碳經濟極需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有 17種,一堆古怪罕見的金字旁元素名,隱藏非一般的導電、磁性和發光性質,已廣泛應用高科技產品中,對環保科技更不可或缺,像一部風電渦輪要用兩噸釹( Neodymium),慳電膽要用鋱( Terbium),改善混合動力汽車引擎效率需要鏑( Dysprosium)。
全球對稀土元素需求,過去 10年由 4萬噸飆升至 12萬噸,到 2014年估計一年需求 20萬噸。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早看出稀土的戰略價值, 1997年說過:「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中國近年以低價戰打殘外地的稀土礦場,現時全球 97%稀土元素都在中國生產,中國的稀土礦儲備佔全球 58%。
由於中國限制稀土元素出口,過去七年出口配額減少 40%,業內消息更指中國可能最早明年就完全停止鋱和鏑出口,後年可能只生產足夠內需的稀土元素,西方開始憂慮中國壟斷,令外國低碳科技產業發展叫停,讓中國企業獨大,論者指稀土已成中國的戰略外交工具。
有環保人士警告:「北京控制這些資源,真的大有問題。」
西方驚覺稀土供出應現危機,紛紛尋求新的供應來源,他們在南非和格陵蘭開新稀土礦場及重開美國加州的礦場,但產量有限,至少要五至十年產量才可上軌道,避不開「稀土荒」衝擊。
英國《獨立報》/《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