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14, 2010

上交所促紅籌回歸拓債市 滬三年內推國際板

2010年12月14日 Appledaily

【本報訊】上交所昨罕有發表「戰略規劃 2011至 2020年」,分 3階段發展,冀 3年內推進國際板建設,促進紅籌回歸;大力發展債市及 ETF,要在 2020年躋身全球最具影響力交易所之列,成亞太區主要交易所,港滬兩個交易所在世界排名之爭似乎在所難免。

記者:高淑嫻 周燕芬

上交所副總經理劉嘯東透露,為大力推動上交所國際化,已與 37個國家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與美國、巴西等國進一步合作,要為將來紅籌股回歸、國際板「鋪平道路」。此外,上交所已將全天候交易納入視野,他預期於 2020年實行 24小時交易。

預期 2020推 24小時交易

據上交所的 10年發展策略,基本上致力國際化路線,未來 3年短期發展戰略着墨較多及具體,包括建設國際板、重點發展債市、打造中國藍籌市場、爭取 3年內打造若干資產規模逾百億元人民幣的 ETF旗艦產品、探索發展個股期貨及期權、籌備建立針對合格投資者的衍生產品市場等,全部建議朝港交所( 388)等國際級交易所邁進。

2014至 2016年中期戰略將進一步吸引大型外國優質公司上市,成內地主板市場和國際板市場平衡發展兼具國際影響力市場。在證券訊息技術方面,擬適時引入外部股東,以股權結構多元化促進運營市場化。此外,上交所會物色與海外交易所合作機會,或採取行情互換、系統互換、交叉上市及聯合開發產品等方式,亞洲交易所及歐美期貨交易所是合作對象。上交所冀 2020成世界一流交易所,是「跟中國經濟實力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卻指,內地證券市場最少要 50年才能達港水平,港在市場導向、法律機制、信用基礎等方面均較上海強;內地證券市場的信用基礎是以國家為主導,非市場主導,單這點與香港市場已沒可比性。

瑞士銀行亞洲研究部主管浦永灝指,想拓展中國市場的國際企業可能考慮到內地上市,內地市場估值亦較港吸引。港交所較適合希望走出去及引入海外投資者的內地企業,因香港的監管水平較貼近國際標準,易受海外投資者注目。國際企業選擇在港上市,則考慮到本港資本進出靈活性。

上交所未來 3年主要目標

•吸引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能源產業和運輸業上市
•推進國際板建設及紅籌公司加快回歸,吸引境外優質公司上市
•全面發展債市,重點發展國債、公司債、可轉債、資產證券化和結構化產品,推廣擴大債券回購業務
•大力發展指數產品, 3年內打造若干資產規模逾百億元的 ETF旗艦產品
•加快推出跨境 ETF產品,積極探索香港證券市場 ETF產品於滬上市
• 探索發展個股期貨和期權,籌備建立合資格投資者衍生產品市場
•建立適合藍籌和國際公司特徵的交易機制

資料來源:上海證券交易所


回顧: 國務院智囊:港將成上海「配角、馬前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